(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天津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本市堅持破立并舉,加速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在促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據市工信局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李志介紹,本市加快培育以智能科技為引領、優勢產業為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1+3+4”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今年上半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25.7%。
堅持節能降耗,系統提升工業能效利用水平。全市規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水重復利用率等位列全國第二,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先進水平。30家企業入選國家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規范條件企業,全市主要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鋼渣、粉煤灰等大宗工業固廢實現100%資源化利用。
實施綠色制造工程,讓企業發展底色更綠、底氣更足。截至目前,本市組織實施了6項國家綠色制造重大工程項目,培育了9家國家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了10家企業60余種國家綠色低碳產品、105家國家綠色工廠、35家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家國家綠色工業園區,培育了300余家市級綠色工廠,對全市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同時,引導企業主動由“要我低碳”向“我要低碳”轉變,實施一批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改造項目。以綠色工廠為例,已累計投入資金26億元,實施780余項綠色低碳改造項目,實現節能92萬噸標煤、節水140萬噸,產值規模突破4000億元,帶動了制造業綠色低碳整體水平的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綠色制造排頭兵,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助力提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崩钪颈硎?,本市將深入實施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建設綠色工廠,打造綠色供應鏈,培育綠色工業園區,加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力爭每年新增國家級綠色制造單位20家左右,到2027年納入國家綠色制造名單的單位和產品數量達到260個。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綠色制造領域的應用,打造綠色增長新引擎,實現產業集聚化、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津云新聞編輯劉穎)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m.yw38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