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日盤后,東方生物(688298.SH)發布《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的回復公告 》(以下簡稱:公告)。公司對上交所提出的六大問題——“關于公司經營業績、關于客戶及供應商、關于業績更正、關于存貨減值、關于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關于收入與費用的匹配性”等進行了回復。
其中,經營業績問題可以說是后疫情時代多數核酸檢測企業都要面對的“陣痛”。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東方生物結合公司近年來非新冠業務主要財務數據及經營情況、公司所處行業競爭地位、在手訂單情況,評估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并充分揭示風險。然而從東方生物的回復可以看出,未來能否彌補新冠經營業績缺口的確是一道“難題”。
根據公告,東方生物過去幾年因為新冠檢測業務而大幅推升的業績,在后疫情時代遭受著嚴重沖擊。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8.99億元之后,公司2022年營收為87.68億元,同比下降13.78%;歸母凈利潤20.68億元,同比下降57.97%。此外,安旭生物、明德生物(002932)等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在2022年對與新冠檢測試劑生產相關的存貨和與為生產新冠檢測產品相關的專用設備等資產也都充分計提了減值。
到了2023年一季度,東方生物的業績更是雪上加霜,營收3.76億元,同比下降92.08%;歸母凈利潤由盈利轉為虧損5033.01萬元,同比下降102.44%。
東方生物表示,隨著新冠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公司將在2023年面臨去除新冠檢測產品經營業績的重大經營壓力。新冠檢測產品業務減少后,公司將加快推動POCT即時診斷平臺、分子診斷平臺等,采取多種舉措努力推動經營業績的順利銜接、平穩過渡,但是從公司非新冠檢測業務的數據來看,想達到這樣的目標并不容易。
公告顯示,東方生物非新冠檢測業務主要包括毒品檢測系列、傳染病檢測系列和優生優育檢測系列。公司近三年一期的非新冠檢測業務合計收入為15.62億元,占合計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僅6.94%;雖然2023年一季度公司非新冠檢測業務收入的占比提升至39.72%,但絕對值只有1.48億元,同期公司非新冠業務新增訂單只有1.17億元。
公告稱,公司未來能否快速彌補新冠經營業績缺口,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后疫情時代公司或將面臨經營業績大幅度下滑的風險。
而東方生物面臨的困難可能在股價上早有表現,截至6月1日收盤,東方生物報56.48元/股,已不足2022年1月14日最高價289.6元/股(向前復權)的五分之一。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m.yw38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